您的當前位置:首頁 -> 新康波世代 -> 新康波世代

副院長鄭磊博士:佈局“三季度”

———— 發佈時間:2021-03-29   編輯:  閱讀次數:43 ————

一季度即將收官,“兩會”勝利閉幕,“十四五”規劃正式發佈,我們今天做一個回顧小結,思考二季度的投資佈局。

 

 

 

我之前對年初的分析,指出春節前將有調整機會,投資者宜擇價格調整充分的優質標的買入,等待節後高點賣出。以滬指為例,回溯1月大盤走勢,可以看到從1月26日開始,到2月5日是良好的逢低建倉時間。而且由於節前買入踴躍,節前兩天大盤已經開始拉升,只用了3個交易日,即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就達到了一季度高點3731點。港股情況也類似。

 

我們猜到了結果,但沒有預料到一季度的高點是以“抱團股”拉高出逃結束的。儘管從去年年底開始,我們就一再提示“太陽底下無新鮮事”,抱團終究會解體,在媒體採訪時,坦陳擔心市場可能會引發“抱團股災”。

 

節後至今,A股和港股市場基本上一直在以各種方式解決“抱團股”導致的結構性扭曲,在一輪輪拉高出貨和重新調倉佈局的市場博弈過程中,甚至出現了“貓上午,狗下午”或“貓一天,狗一天”的快速輪動。在“你方唱罷我登場”的眼花繚亂中,我們的判斷是:第二季度是調整和波動市況,一方面繼續緩解抱團問題,一方面需為下半年做好佈局。

 

我們認為,第二季度可能有結構性行情,比如四月份,繼續堅持第三季度可能是全年市場高點的判斷。因此,當下最重要的不是盲目跟隨市場,而是看清市場主線,為第三季度布好局。

 

 

 

在紛繁變化的市場板塊輪動中,我們觀察到了一個普遍現象,即對順週期板塊的配置明顯增加“經濟復蘇邏輯”會隨著投資者的預期發生變化。而我們年初的報告認為這個預期有可能在下半年被證偽,那麼留給市場的時間很可能就是第二和第三季度。這是一條主線,銀行、保險、證券、建材、重機、有色、大宗商品等的價格繼續震盪向上。另一條主線是以碳達峰、碳中和、科技創新為主線的新經濟板塊。但是,坦率地說,碳中和是一個中長線命題,市場炒作熱度正在快速上升,似乎是在想像用一年時間完成幾年的業績,這是一個值得留意的思維陷阱。

 

“兩會”的政府工作報告仍然是我們判斷和規劃今年工作的主要依據。6%的GDP增長目標符合我們的分析框架:2020年初步核算中國GDP總量已超過100萬億元人民幣,基數並不算低。2021年GDP增長率目標是6%以上,相當於總量再增加6萬億元以上。2020年通過大量財政貨幣政策支持,以及意外的全球對中國商品的剛性需求,才保住了正增長,如果沒有這個兩個因素的話,GDP是負增長。2021年,也兩項的貢獻大概率低於去年,而需要依靠經濟轉型成果和消費大幅度提升才能彌補缺口,用一個不太準確的估計數字,我們需要付出爭取8%以上增長的努力,才能得到6%以上的GDP增長率。

 

 

 

基於以上的分析,我認為中國必然要力爭淨出口保持穩定,仍需要加大投資對經濟的支持力度,但是重點以“新基建”為主。傳統基建以重大專案和舊城改造更新、出租房/安居房建設為主,西部地區將成為基建投資的一個重點地區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“兩新一重”建設,實施一批交通、能源、水利等重大工程專案,建設資訊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,發展現代物流體系。實施川藏鐵路、西部陸海新通道、國家水網、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、星際探測、北斗產業化等。

 

新基建領域的投資,應主要圍繞新能源充電樁、高速軌道交通和5G等數字經濟基礎設施類專案。比如區塊鏈,數據中心,由於數字經濟轉型十分迫切,在增長壓力之下,需要增加新基建投資強度,以便創新科技企業的產出能夠儘快填補傳統產業減速形成的缺口。

 

今年需要奮力追趕的是消費,特別是內需消費的增長比較困難。2020年下半年,中國實際已經恢復了正常消費,但是出現了明顯的消費低迷,尤其是基本生活用品方面的消費在縮減。部分原因可能是受疫情影響打擊了收入預期,另一方面,確實存在企業關停、員工失業的潛在威脅,個人債務問題也變得越來越嚴重,抑制了消費熱情。去年好在有強大的海外市場需求,所以通過出口,解決了一部分市場需求疲弱問題。今年隨著全球各國逐步恢復正常運轉,以及人民幣匯率較高(應對美元適當貶值),外需市場可能與去年不可比,擴大內需成為當務之急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穩定增加汽車、家電等大宗消費,全面落實帶薪休假制度。完善市內免稅店政策,規劃建設一批中國特色市內免稅店。我認為除此之外,更大的消費潛力應來自文化娛樂和服務以及線上教育,在5G技術應用加持下,這些領域可能是十四五期間發展速度最快的產業板塊。

 

對於房地產行業,調控已經走入正軌。我相信基本上會在紅線內將主要房地產企業全部覆蓋,通過精准壓縮杠杆和行業重組,逐步消化債務風險。房地產業仍是強者恒強,但是依靠野蠻圈地和高杠杆發展的粗放階段已經遠去了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“新市民、青年人”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,明確了城市化率要提高近5個百分點,城鎮老舊社區改造的任務,也比去年的3.9萬個,提高了36%。老舊社區改造規模龐大又涉及民生,將有5萬億的潛在市場,能夠保障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。

 


今年和碳排放相關的工作是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0%,環保板塊的投資應該圍繞著這個目標展開。預計從2020-2030年,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將增長20%;非化石能源是滿足這部分增量需求的關鍵,占一次能源比重將從16.4%上升到26.0%,其中光伏、風電潛力******;化石能源占比將從83.6%下降至74.0%,其中煤炭、石油和天然氣消耗總量分別於2025年、2030年和2040年達峰。我們認為光伏、風電、核電、生物能等非化石能源,以及新能源車、低碳技術和清潔能源材料會迎來較好的發展。

 

科技創新並不是一時之風潮,我們仍看好科技板塊,特別是國家已經明確的必須掌握自主可控技術的領域。政府工作報告和“十四五”規劃提到的高端晶片、操作系統、人工智慧關鍵演算法、感測器等關鍵細分領域;高鐵、電力裝備、新能源、船舶、軍工等領域都是長線投資關注焦點。我們繼續看好生物醫藥、生物育種、生物材料、生物能源等生物經濟產業。北斗系統可以提供給軍民混合使用,北斗產業必須也必將得到高質量發展。



最後,我們簡單談談國際市場對A股和港股的影響。隨著進一步開放市場,A股受到歐美市場影響逐漸放大。亞洲交易時間也會受到境外交易的A50、美股期指影響,美股夜盤對次日中國股市具有引導作用。我認為二季度是一個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勢力交替時段,客觀上,歐美迫切需要恢復生產,幾次刺激政策釋放的流動性有必要、有可能從金融市場退出,一部分回流實體經濟,一部分重新配置資產。我們從美長債收益率上行可以看到這種衝擊在短期會產生較大波動。但是,股市不會長期受美長債收益率上行的影響,在配置調整一段時間之後,市場會按照通脹邏輯發展,直到這個邏輯被證偽。


 

美國和中國都須擴大消費,財政刺激比較容易達成這個目標。美國已經批准1.9萬億財政刺激,按照耶倫的說法,未來還可能採取更有效的大規模財政刺激,以期在2022年將經濟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準。美國現在確實不用擔心通脹,但是,再通脹過程中很可能發生各種預期之外的失控和突發事件,這是耶倫在單純經濟學理論裏找不到答案的問題。另外,民主黨政府熱衷“地緣政治”,需警惕中國西部和東南部邊疆可能出現的緊張態勢。具體會出現什麼事件,只能邊走邊看,注意隨時控制風險,牛市並非平川大道。我們會隨時發出關注,及早提示風險。

 

 

 

 


鄭磊博士


鄭磊博士擁有南開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博士學位、荷蘭馬斯特裏赫特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(戰略管理)學位及蘭州大學數學學士學位(計算數學),並為國際註冊管理諮詢師(CMC)。擁有豐富政策研究、管理諮詢及資本市場研究經驗,曾任多間跨國公司高管、*********智庫研究與業務發展總監、投資銀行資深副總裁、資產管理執行董事,及Global FinTech Lab專家顧問等,並受聘於多所大學及專業學院(包括哈爾濱工業大學(深圳)、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、南方科技大學及國內多所高校)擔任客座教授、研究生導師或業界導師。最新著作《潮起大鵬灣:大學生眼中的深圳》已正式出版,內容深度解剖深圳轉型發展基因,引導大學生從年輕人的視角進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考和探索。目前擔任國際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、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。